100平米左右会议室音响系统
发布日期:2025-09-30 浏览量:40次-
音箱配置
- 纯会议场景:推荐采用定阻壁挂式音箱或吸顶音箱,总功率需覆盖声场均匀度与声压级要求。根据空间体积,建议总功率≥350W,单只音箱功率50-100W,数量4-6只,均匀分布于墙面或天花板。
- 多功能场景(如会议+影音):主音箱选择双12寸全频音箱(单只功率150-200W),搭配同轴吸顶补声单元,确保语言清晰度与低频响应。
- 声压级计算:按1立方米1W估算,实际配置需调整至500W以上,应对复杂声学反射。
-
功放匹配
- 功放功率应为音箱额定功率的1.5-2倍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。优先选择双通道功放,支持灵活功率分配。
-
麦克风系统
- 无线方案:使用一拖四UHF无线话筒,支持无缝接入与抗干扰能力。
- 有线方案:主席台配置鹅颈式会议话筒,兼顾清晰度与隐蔽性。
-
音频处理设备
- 数字音频矩阵:用于信号分配、均衡、限幅及啸叫抑制,提升音质稳定性。
- 调音台:调音台支持多通道输入输出,灵活调节音量及音效。
- 反馈抑制器:自动消除啸叫,保障会议流畅性。

二、系统架构设计
-
扩声方案
- 主音箱布局:安装于投影幕两侧,高度与听众耳齐平,避免声像偏移。
- 补声设计:吸顶音箱间距≤5米,或壁挂音箱倾斜角度覆盖后排区域,确保声场均匀性。
- 功率分配:主音箱占总功率60%-70%,补声单元占30%-40%。
-
信号处理流程
- 输入信号(麦克风、电脑、视频终端)→调音台→数字音频处理器→功放→音箱。
- 处理器需配置均衡器(提升300Hz-3kHz人声频段)、压缩器(控制动态范围)、反馈抑制器(自动扫描抑制啸叫频点)。
-
供电与接地
- 采用智能电源时序器,分时启动设备,避免浪涌电流冲击。
- 独立接地线,接地电阻≤4Ω,减少电磁干扰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下载二维码

